继8月下旬宣布启动香港上市计划后,A股市值第一的太阳能企业阳光电源于10月5日正式提交招股书。阳光电源成立于1997年,以太阳能逆变器业务起家,逐步扩展到太阳能发电、风电、储能、电动汽车等所谓“风光储氢”领域。氢电荷和能量。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储能系统营收首次超过其“老牌”逆变器。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储能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发现”,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对重组产生重大影响,让参与者活力四射。壳牌财经记者注意到,招股说明书显示,阳光电源在今年上半年“更换”了其电池芯供应商,取代了电池供应商。其最大的供应商和一家新公司加入其前五名供应商。今年上半年,储能系统收入首次超过逆变器、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转换设备、储能系统和新能源投资开发,成为阳光电源三大收入支柱,占公司总收入的90%以上,其中逆变器和储能系统最为重要。图/贝壳财经记者 朱月毅 全球太阳能逆变器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格局。根据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来看,2024年前五名企业将合计占据63.9%的市场份额,阳光电源的全球市场份额约为25.2%。近年来,储能系统的整体收入份额有所增加。今年上半年首次超越投资者,达到41%,因为即将成为阳光电源最大的收入部门。与此同时,公司储能系统业务毛利率保持增长。图/壳牌财经记者 朱月毅 与几乎所有瞄准香港联交所的能源初创企业一样,阳光电源也将在香港上市视为加强其国际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阳光电源在海外市场的营收占比一直保持在40%以上,今年第一季度,更是升至58.4%。该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所募资金用途包括研发、建设海外生产基地以及加速数字智能化。今年上半年,电池供应商出现了“变化”。阳光电源表示,公司储能业务的发展始于2006年。2016年,阳光电源成立阳光电源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也是从这个iod表示,储能逐渐纳入能源政策体系。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机构发布了《关于促进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随着“二氧化碳”目标和强制储能配额的出台,2020年开始,储能行业将迎来发展高峰。阳光电源总裁曹仁贤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寻找合适的储能发展时机非常重要。 “太早你可能会在黎明前死去,太晚你可能永远没有机会进入市场。”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储能的价值被“重新发现”,阳光电源的市值也随之提升。 2024年3月,阳光电源首次超越隆基绿能(601012.SH),登顶A股太阳能市值榜首。根据风力统计2025年以来,阳光电源股价一路飙升。截至10月10日收盘,阳光电源股价自年初以来涨幅已超100%,市值市场份额突破3000亿元。储能行业的兴起也对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电芯厂商试图扩大在下游领域的话语权时,系统厂商却不希望受到电池联动的限制,选择更换供应商或自建电芯生产线。两党之间的业务界限变得模糊,权力斗争至今仍在继续。对于阳光电源选用外购电芯的做法,该公司招股书中表示,用钳子“拉扯”也有体现。供应商A主要向阳光电源销售电芯,2022-2024年采购量排名第一。2022年阳光电源向供应商A的采购占比为13.6占全年采购总额的百分比。然而,由于另一家也供应电池的供应商 I 的增加,供应商 A 的采购份额在 2023 年和 2024 年有所下降。 2025年上半年,供应商I成为阳光电源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量占比14.8%。此外,另一家主要电芯供应商M公司今年上半年也首次跻身阳光电源前五名供应商名单。这些数据都表明,阳光电源对电芯供应商的选择发生了变化。宁德时代曾是阳光电源的主要电芯供应商之一,不过阳光电源并未明确透露供应商名称。双方于2022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当时,曹仁贤向宁德时代总裁曾毓群提出,继续深化产品创新和全球应用合作,在储能系统领域,如电芯、储能转换器等领域。随着规模的扩大宁德时代的储能系统与阳光电源形成直接竞争,阳光电源在电芯采购选择上必须更加“开源”,并选择与欣旺达、亿纬锂能、阳光电源等二线电芯厂商合作。阳光电源在招股书中表示,其行业具有增长快速、技术不断进步、竞争激烈的特点。业务发展还取决于公司有效应对来自成熟行业竞争对手和新市场进入者日益激烈的竞争的能力。 “现有竞争对手可能在特定领域拥有更长的历史、更强的财务资源或更广泛的客户群”,“市场的新进入者也可能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例如提供更低的价格。”“这种情况有可能发展。”北京贝壳财经报记者 朱月怡 主编 陈莉 编辑 刘军
吃瓜网在线吃瓜 R星吃瓜-反差大赛等你来挑战!